变质岩专业委员会2018年全国学术研讨会
  
  
  
  
  
 会议手册
  
  
  
  
  
 会议组织单位: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
  
 会议承办单位: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国土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会议协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
  
  
 2018年5月11-16日 吉林 长春
 
  
  
 变质岩专业委员会2018年全国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长春2天的学术报告会,主会场设在长春市华天大酒店;第二部分是辽宁清原、鞍山等地太古代麻粒岩、花岗岩-绿岩带、BIF铁矿等3天野外现场研讨会,主会场设在辽宁省鞍山市四海大酒店。
 一、会议时间和地点
 会议时间:2018年5月11-16日
 报到时间及地点:2018年5月11日8:00-23:00;长春华天大酒店
 会议地点: 
 2018年5月12-13日:室内学术报告、展板(长春华天大酒店,长春市绿园区景阳大路2288号);各位专家可入住长春华天大酒店,建议尽量合住,或就近预订附近宾馆,住宿费自理。
 二、代表报到与缴费
 (一)代表报到
 会议代表请于5月11日全天和12日上午到长春华天大酒店一楼大厅报到。请各位与会代表在注册报到时,仔细确认各自参会信息是否准确,并签名。尤其注意是否参加野外现场研讨及住宿要求,野外现场研讨会期间,建议各位专家尽量选择合住,自由组合,也可由会务组协助安排。同时请参加野外现场研讨会的代表,标注返程信息。在确认完报名信息后,会务组会在12日上午,将参加野外现场研讨会的代表名单和所乘大巴车号张贴于会场,供与会代表核对。
    (二)会议费及缴纳方式
 1.室内学术报告:正式代表:900.00元;研究生代表:700.00元(不含博士后)。
 2.野外现场研讨会:1300.00元(包含野外现场研讨会期间租车、会议公司承办费以及意外伤害保险费等)。
 3.室内学术报告和野外考察期间的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4.缴纳方式:本次会议委托 “吉林省中信会议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会务安排及财务工作,会务费由该公司代收,并出具报销凭证(发票)。请各位参会代表在报到现场注册时刷卡(或现金)缴费。当天只能领到缴费收据,会议期间请携带收据在华天大酒店大厅会议服务台换取正式发票。
 三、会议日程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5月11日 8:30-23:00  | 
    参会代表报到  | 
    长春华天大酒店一楼大厅  | 
   
   
    5月12日 8:00-8:30  | 
    开幕式  | 
    1.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领导致辞 2. 变质岩专业委员会主任致辞  | 
    长春华天大酒店4楼长春厅  | 
   
   
    5月12日 8:40-11:40 14:00-17:55  | 
    专题报告(专题1、2、4)  | 
    长春华天大酒店4楼长春厅  | 
   
   
    专题报告(专题3)  | 
    长春华天大酒店5楼正阳厅  | 
   
   
    5月13日 8:00-11:50 14:00-17:20  | 
    专题报告(专题5、6)  | 
    长春华天大酒店4楼长春厅  | 
   
   
    专题报告(专题3)  | 
    长春华天大酒店5楼正阳厅  | 
   
   
    野外现场研讨会  | 
   
   
    时间  | 
    具体安排  | 
    观察内容  | 
   
   
    5月14日  | 
    早7:30在长春华天酒店停车场集合,7:45准时出发。预计晚7:00左右到达辽宁省鞍山市四海大酒店入住;晚餐。  | 
    辽宁清原太古宙麻粒岩、绿岩带  | 
   
   
    5月15日  | 
    早7:40在四海大酒店门口集合上车,8:00准时出发,晚4:00回酒店;晚餐  | 
    辽宁鞍山太古宙花岗岩  | 
   
   
    5月16日  | 
    早7:40在四海大酒店门口集合上车,8:00准时出发,中午12点野外现场研讨会结束;午餐。  | 
    辽宁西鞍山太古代构造及其BIF铁矿  | 
   
   
    
  | 
    
  | 
    
  | 
    
  | 
    
  | 
   
  
 
  
 四、室内学术研讨会
 (一)研讨主题
 1. 太古宙克拉通形成与变质作用
 2. 超高压与超高温极端变质作用
 3. 造山带演化与变质作用
 4. 变质作用PTt轨迹理论与方法
 5. 变质作用与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6. 变质-变形-岩浆-成矿作用
 (二)组织形式
 1.会议口头报告:
 大会开幕式在华天大酒店4楼长春厅。学术报告在4楼长春厅和5楼正阳厅。主题报告20分钟(含讨论),一般报告15分钟(含讨论)。
 2.学术展板:
 展板在5月12-13日全天展出,请作者于12日早,华天大酒店4楼展板区自行粘贴。展板区备有双面胶,或向志愿者索取。
 (三)期间住宿及用餐
 1.会议住宿:
 会务组已在华天大酒店预留房间,但与会代表较多,建议合住。另外,也可选择周边快捷酒店入住。请各位专家在14日早晨7:30前自行结算。
 2.用餐:
 会议期间早餐,在华天大酒店一楼西餐厅凭早餐券用餐,12-13日午餐、晚餐,均在华天大酒店4楼吉林厅凭餐券自助用餐。
 (四)专题报告安排
  
 
  
 
  
   
    学术报告  | 
   
   
    第一分会场(华天大酒店4楼长春厅)  | 
   
   
    序号  | 
    时间  | 
    姓名  | 
    单位  | 
    题目  | 
   
   
    5月12日上午  | 
   
   
    主持人:金巍、魏春景、郭敬辉、王惠初  | 
   
   
    专题一、太古宙克拉通形成与变质作用  | 
   
   
    1  | 
    8:40-9:00  | 
    魏春景  | 
    北京大学  | 
    太古宙高级区变质作用与构造意义:以冀东地区为例  | 
   
   
    2  | 
    9:00-9:15  | 
    王惠初  |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 
    胶北地块太古宙变质地层的重新厘定  | 
   
   
    3  | 
    9:15-9:30  | 
    李三忠  | 
    中国海洋大学  | 
    胶辽吉带构造背景与演化  | 
   
   
    4  | 
    9:30-9:45  | 
    葛荣峰  | 
    南京大学  | 
    Remnants of Eoarchean (~3.7 Ga)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Tarim Craton derived from a subducted proto-arc  | 
   
   
    5  | 
    9:45-10:00  | 
    郭新成  | 
    新疆地矿局第11地质大队  | 
    新疆西昆仑中太古界古陆核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 
   
   
       | 
    10:00-10:10  | 
    休息  | 
   
   
    6  | 
    10:10-10:30  | 
    金  巍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鞍山古太古代岩石及成因讨论  | 
   
   
    7  | 
    10:30-10:45  | 
    卢俊生  | 
    西北大学  | 
    冀东晚太古代易熔岩变质作用研究  | 
   
   
    8  | 
    10:45-11:00  | 
    王孝磊  | 
    南京大学  | 
    南非Barberton地区太古宙TTG的地球化学演变与早期地壳演化  | 
   
   
    9  | 
    11:00-11:15  | 
    苏  斌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形成机制:来自热力学模拟的认识  | 
   
   
    10  | 
    11:15-11:35  | 
    郭敬辉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华北克拉通中部带赤城古元古代高压(HP)基性麻粒岩与超高温(UHT)泥质麻粒岩的共生及其构造意义  | 
   
   
    5月12日下午  | 
   
   
    主持人:刘良、吴春明、王伟、向华  | 
   
   
    专题二、超高压与超高温极端变质作用  | 
   
   
    1  | 
    14:00-14:20  | 
    刘  良  | 
    西北大学  | 
    南阿尔金超高压榴辉岩中斯石英副象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2  | 
    14:20-14:35  | 
    苟龙龙  | 
    西北大学  | 
    贺兰山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  | 
   
   
    3  | 
    14:35-14:50  | 
    续海金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北大别发现三叠纪超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 
   
   
    4  | 
    14:50-15:05  | 
    董  杰  | 
    北京大学  | 
    南阿尔金基性麻粒岩的超高温变质作用:超深俯冲快速折返的结果  | 
   
   
    5  | 
    15:05-15:20  | 
    施建荣  |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 
    内蒙古土贵乌拉地区徐武家一带超高温变质岩的识别及其讨论  | 
   
   
    6  | 
    15:20-15:35  | 
    李小犁  | 
    北京大学  | 
    关于俄罗斯白海榴辉岩太古代变质年龄的最新岩石学证据  | 
   
   
       | 
    15:35-15:45  | 
    休息  | 
   
   
    专题四、变质作用PTt轨迹理论与方法    | 
   
   
    1  | 
    15:45-16:05  | 
    吴春明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变质泥质岩中石榴子石-黑云母-Al2SiO5矿物-石英(GBAQ)压力计的建立  | 
   
   
    2  | 
    16:05-16:25  | 
    仲  歆  | 
    挪威奥斯陆大学  | 
    基于拉曼光谱及弹性力学的PT轨迹计算模拟  | 
   
   
    3  | 
    16:25-16:40  | 
    向  华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岩石相平衡模拟也可以这么简单——新的交互式计算软件GeoPS  | 
   
   
    4  | 
    16:40-16:55  | 
    王  伟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High grade metamorphism in the Larsemann   Hills, East Antarctica  | 
   
   
    5  | 
    16:55-17:10  | 
    段站站  | 
    北京大学  | 
    Metamorphic P–T paths and zircon u–pb ages   of Paleoproterozoic metabasic dykes in eastern Hebei and northern Liaon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 
   
   
    6  | 
    17:10 -17:25  | 
    刘  婷  | 
    北京大学  | 
    冀东迁安片麻岩穹窿西部边缘泥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与锆石年代学研究  | 
   
   
    7  | 
    17:25-17:40  | 
    廖  岳  | 
    北京大学  | 
    怀安黄土窑基性麻粒岩变质条件  | 
   
   
    8  | 
    17:40-17:55  | 
    杨  川  | 
    北京大学  | 
    冀东地区前寒武纪基性麻粒岩多期变质作用研究  | 
   
   
    5月13日上午  | 
   
   
    主持人:魏春景、张泽明、苟龙龙、仝来喜  | 
   
   
    专题五、变质作用与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 
   
   
    1  | 
    8:00-8:20  | 
    张泽明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冈底斯岩浆弧早始新世刚玉岩成因  | 
   
   
    2  | 
    8:20-8:35  | 
    陈  意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镁同位素示踪弧前深度碳循环  | 
   
   
    3  | 
    8:35-8:50  | 
    夏琼霞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拉萨地体东南缘始新世混合岩中石榴石的形成机制: 来自主微量元素和相平衡的制约  | 
   
   
    4  | 
    8:50-9:05  | 
    曹玉亭  | 
    山东科技大学  | 
    南阿尔金陆壳深俯冲/折返过程中的多阶段部分熔融  | 
   
   
    5  | 
    9:05-9:20  | 
    石  强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华北克拉通北缘集宁地区古元古代石榴花岗岩变质深熔成因及地质意义  | 
   
   
    6  | 
    9:20-9:35  | 
    彭卫刚  | 
    北京大学  | 
    西南天山高压碳酸盐化蛇纹岩(HP ophicarbonate)中非生物甲烷的成因及其对俯冲带不混溶碳氢流体的指示  | 
   
   
    7  | 
    9:35-9:50  | 
    蔺  梦  | 
    北京大学  | 
    LA-MC-ICPMS锆石原位小束斑定年及应用  | 
   
   
       | 
    9:50-10:00  | 
    休息  | 
   
   
    8  | 
    10:00-10:20  | 
    刘晓春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西南极史密斯岛低级蓝片岩相变质作用  | 
   
   
    9  | 
    10:20-10:35  | 
    王晓霞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栏杆地区含金刚石碱性玄武岩成因及对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的制约  | 
   
   
    10  | 
    10:35-10:50  | 
    万红琼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大别-苏鲁造山带UHP大理岩Li同位素地球化学: 示踪深部碳循环  | 
   
   
    11  | 
    10:50-11:05  | 
    田  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西阿尔卑斯白片岩的Li同位素组成:对大陆俯冲带富Mg流体源区的制约  | 
   
   
    12  | 
    11:05-11:20  | 
    盛英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大陆深俯冲板块折返过程中异常的富U流体活动  | 
   
   
    13  | 
    11:20-11:35  | 
    郭  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超高压电气石榴辉岩的形成和俯冲带硼循环  | 
   
   
    5月13日下午  | 
   
   
    主持人: 刘晓春、肖益林、陈意、张健  | 
   
   
    专题六、变质-变形-岩浆-成矿作用  | 
   
   
    1  | 
    14:00-14:20  | 
    肖益林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俯冲带流体包裹体研究:应用与进展  | 
   
   
    2  | 
    14:20-14:35  | 
    刘海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勘察加岛弧Li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流体源区的制约  | 
   
   
    3  | 
    14:35-14:50  | 
    胡培远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埃迪卡拉纪岩浆记录及其地质意义  | 
   
   
    4  | 
    14:50-15:05  | 
    曹淑云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哀牢山-点苍山深变质杂岩构造、岩相学特征及变质-变形演化  | 
   
   
    5  | 
    15:05-15:20  | 
    秦圣凯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北秦岭二郎坪杂岩的早白垩纪接触变质作用与构造意义  | 
   
   
    6  | 
    15:20-15:35  | 
    单尔豪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院  | 
    条带状铁建造 (BIF)的Li同位素组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 
    15:35-15:45  | 
    休息  | 
   
   
    7  | 
    15:45-16:05  | 
    张健  | 
    中山大学  | 
    Structural Controls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orogenic lode-gold deposits:a case   study of the Young-Davidson mine, southern Abitibi Subprovince of Canada  | 
   
   
    8  | 
    16:05-16:20  | 
    李小犁  | 
    北京大学  | 
    电子探针原位Fe3+含量分析技术在石榴子石上的应用以及相关的P-T-fO2意义  | 
   
   
    9  | 
    16:20-16:35  | 
    王  潮  | 
    北京大学  | 
    辽西埃达克质流纹岩记录的华北克拉通古老下地壳的长期熔融过程  | 
   
   
    10  | 
    16:35-16:50  | 
    张连昌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鞍山-本溪BIF岩系演化与构造背景  | 
   
   
    11  | 
    16:50-17:05  | 
    王德英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渤海海域变质岩成储条件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 
   
   
    12  | 
    17:05-17:20  | 
    孙丽卿  | 
    铂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  | 
   
   
    
  | 
    
  | 
    
  | 
    
  | 
    
  | 
    
  | 
   
  
 
  
 
  
   
    第二分会场(华天大酒店5楼正阳厅)  | 
   
   
    5月12日上午  | 
   
   
    主持人:张立飞、刘福来、吴春明、宋述光  | 
   
   
    专题三、造山带演化与变质作用  | 
   
   
    1  | 
    8:40-9:00  | 
    张立飞  | 
    北京大学  | 
    中喜马拉雅山榴辉岩  | 
   
   
    2  | 
    9:00-9:15  | 
    石永红  | 
    合肥工业大学  | 
    大别造山带“浅变质单元”——佛子岭群形成条件及年代学分析  | 
   
   
    3  | 
    9:15-9:30  | 
    张慧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北京密云杂岩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  | 
   
   
    4  | 
    9:30-9:45  | 
    肖玲玲  | 
    北京科技大学  | 
    关帝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演化记录  | 
   
   
    5  | 
    9:45-10:00  | 
    刘  浩  | 
    山东科技大学  | 
    华北克拉通怀安蔓菁沟泥质麻粒岩的变质P-T轨迹与锆石U-Pb年龄:与西部陆块孔兹岩带泥质麻粒岩的对比及其联系  | 
   
   
       | 
    10:00-10:10  | 
    休息  | 
   
   
    6  | 
    10:10-10:25  | 
    赵  岩  |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 
    胶辽吉造山带宽甸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变质变形特征与意义  | 
   
   
    7  | 
    10:25-10:40  | 
    王  杨  | 
    北京大学  | 
    洋壳榴辉岩的抬升折返过程:来自相平衡和动力学模拟的约束  | 
   
   
    8  | 
    10:40-11:00  | 
    刘福来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胶-辽-吉构造带的复合造山  | 
   
   
    9  | 
    11:00-11:20  | 
    宋述光  | 
    北京大学  | 
    同碰撞和碰撞后岩浆作用: 以柴北缘碰撞造山带为例  | 
   
   
    10  | 
    11:20-11:35  | 
    曲军峰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西昆仑造山带的变质演化和构造格架  | 
   
   
    11  | 
    11:35-11:50  | 
    段文勇  | 
    山东科技大学  | 
    早期阶段异剥钙榴岩的热力学模拟和元素迁移:以西藏雅江带中段夏鲁异剥钙榴岩为例  | 
   
   
    5月12日下午  | 
   
   
    主持人:张立飞、仝来喜、董永胜、吕增  | 
   
   
    12  | 
    14:00-14:20  | 
    郑常青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华夏地块八都群早中生代高压泥质麻粒岩变质作用  | 
   
   
    13  | 
    14:20-14:35  | 
    李秀财  | 
    合肥工业大学  | 
    A paired metamorphic belt in a   subduction-to-collision orogen system: An example from the South   Qilian–North Qaidam orogenic belt, NW China  | 
   
   
    14  | 
    14:35-14:50  | 
    张丽娟  | 
    北京大学  | 
    西南天山超高压榴辉岩两阶段抬升折返  | 
   
   
    15  | 
    14:50-15:05  | 
    冀  磊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点苍山- 哀牢山杂岩带多期变质记录及新生代变质演化  | 
   
   
    16  | 
    15:05-15:20  | 
    胡  晗  | 
    北京大学  | 
    西南天山高压蓝片岩岩石学研究对俯冲带深部碳循环的启示  | 
   
   
    17  | 
    15:20-15:35  | 
    王  浩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敦煌造山带中-南部构造混杂带:志留纪—泥盆纪俯冲-变质记录  | 
   
   
       | 
    15:35-15:45  | 
    休息  | 
   
   
    18  | 
    15:45-16:05  | 
    仝来喜  | 
    西北大学  | 
    浙江龙游群片麻岩中高压变质多硅白云母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 
   
   
    19  | 
    16:05-16:20  | 
    李  壮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的岩石学研究  | 
   
   
    20  | 
    16:20-16:35  | 
    刘平华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南辽河群三家子泥质麻粒岩变质作用与年代学研究:对胶-辽-吉带古元古代造山作用过程的启示  | 
   
   
    21  | 
    16:35-16:50  | 
    刘超辉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胶-辽-吉带向西南的延伸:来自蚌埠地区的证据  | 
   
   
    22  | 
    16:50-17:05  | 
    田忠华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鞍本地区38亿年太古宙陆核的破坏及其意义  | 
   
   
    23  | 
    17:05-17:20  | 
    刘利双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多种成因类型的变基性岩及其地质意义  | 
   
   
    24  | 
    17:20-17:35  | 
    张晋瑞  | 
    北京大学  | 
    内蒙古中部地区高压变质作用的初步研究  | 
   
   
    5月13日上午  | 
   
   
    主持人:赵国春、宋述光、张建新、石永红  | 
   
   
    25  | 
    8:00-8:20  | 
    张建新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变质作用、造山作用及大陆地壳生长和再造  | 
   
   
    26  | 
    8:20-8:35  | 
    刘  博  | 
    东北大学  | 
    中亚造山带西南部最古老蓝片岩的分布及其构造意义  | 
   
   
    27  | 
    8:35-8:50  | 
    吕  增  | 
    北京大学  | 
    西南天山富镁变基性岩的演化  | 
   
   
    28  | 
    8:50-9:05  | 
    夏  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古南天山洋的斜向俯冲:来自西南天山HP-UHP变质带东段的岩石学研究证据  | 
   
   
    29  | 
    9:05-9:20  | 
    徐晓飞  | 
    西北大学  | 
    贺兰山中压泥质麻粒岩变质作用研究  | 
   
   
    30  | 
    9:20-9:40  | 
    赵国春  | 
    香港大学  | 
    板块构造在解释太古宙地壳形成与演化所碰到若干问题  | 
   
   
       | 
    9:40-10:00  | 
    休息  | 
   
   
    31  | 
    10:00-10:20  | 
    刘正宏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太古宙高级区流变机制与变质构造岩成因  | 
   
   
    32  | 
    10:20-10:35  | 
    蒋映德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Structures as an interpretative tool in   monazite U-Pb geochronology: a case study of the Chinese Altai Orogenic Belt  | 
   
   
    33  | 
    10:35-10:50  | 
    贺振宇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东天山“星星峡群”的时代、组成与变质作用  | 
   
   
    34  | 
    10:50-11:05  | 
    丁慧霞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喜马拉雅造山带变质作用P-T-t轨迹的精确限定与构造意义  | 
   
   
    35  | 
    11:05-11:20  | 
    董  昕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南部中生代变质作用:安第斯型造山作用产物  | 
   
   
    36  | 
    11:20-11:35  | 
    吴海林  | 
    南京大学  | 
    北阿尔金地区古元古代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研究  | 
   
   
    37  | 
    11:35-11:50  | 
    张修政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大洋榴辉岩的“热折返”与平板俯冲:来自班怒带退变榴辉岩的证据  | 
   
   
    5月13日下午  | 
   
   
    主持人:李三忠、于津海、郑常青、李旭平  | 
   
   
    38  | 
    14:00-14:20  | 
    高晓英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大陆俯冲带大尺度的超高压流体活动记录  | 
   
   
    39  | 
    14:20-14:35  | 
    赵立民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祁连造山带前寒武纪化隆群石榴斜长角闪岩的岩石学特征和相平衡模拟  | 
   
   
    40  | 
    14:35-14:50  | 
    李卓阳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祁连地块湟源群不同变质带的P-T轨迹及构造意义  | 
   
   
    41  | 
    14:50-15:05  | 
    廖小莹  | 
    西北大学  | 
    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副片麻岩独居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42  | 
    15:05-15:20  | 
    路增龙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大陆俯冲带的构造剥蚀作用:来自柴北缘东段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形成和再造的启示  | 
   
   
    43  | 
    15:20-15:35  | 
    毛小红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西秦岭造山带北部早古生代变质作用  | 
   
   
    44  | 
    15:35-15:50  | 
    夏燕飞  | 
    中山大学  | 
    华夏地块八都群退变榴辉岩与基性高压麻粒岩变质P-T-t轨迹及构造意义  | 
   
   
       | 
    15:50-16:00  | 
    休息  | 
   
   
    45  | 
    16:00-16:20  | 
    张家辉  |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 
    华北克拉通怀安杂岩中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的重新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 
   
   
    46  | 
    16:20-16:35  | 
    冯  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复合造山带内的多期部分熔融:以北苏鲁海阳所地体为例  | 
   
   
    47  | 
    16:35-16:50  | 
    王  雪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的地壳演化  | 
   
   
    48  | 
    16:50-17:05  | 
    李军勇  | 
    南京大学  | 
    扬子西缘两期新元古代深熔作用  | 
   
   
    49  | 
    17:05-17:20  | 
    张英泽  | 
    南京大学  | 
    藏南加查剖面高分异淡色花岗岩原始岩浆成分的识别  | 
   
   
    
  | 
    
  | 
    
  | 
    
  | 
    
  | 
    
  | 
   
  
 
 展板(4楼会场外展板区)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题目  | 
   
   
    1  | 
    吴维平  |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 
    安徽省大别山硬玉石英岩成因、地球化学以及构造背景  | 
   
   
    2  | 
    赵  田  | 
    安徽大学  | 
    郯庐断裂带南段起源机制探讨  | 
   
   
    3  | 
    母茂松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太古宙地壳的再造:兴城侏罗纪花岗岩锆石U-Pb-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制约  | 
   
   
    4  | 
    王安琪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华北克拉通南缘岩芯中晚古生代砂岩的物源及其构造意义  | 
   
   
    5  | 
    徐  洁  | 
    北京大学  | 
    LA-MC-ICPMS原位B同位素测试及应用  | 
   
   
    6  | 
    魏贵东  | 
    山东科技大学  | 
    宣化东望山基性高压麻粒岩的岩相学与矿物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7  | 
    何衍鑫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辽东地区新太古代变质玄武岩的岩石学研究  | 
   
   
    8  | 
    钱  程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 
    松嫩地块西缘早前寒武纪地质记录研究  | 
   
   
    9  | 
    石  强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华北地台阴山陆块西兰乌不浪紫苏花岗岩变质深熔作用成因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 
   
   
    10  | 
    蒋  威  | 
    南京大学  | 
    赣中相山地区基底变质岩的Sr-Nd-Pb同位素组成  | 
   
   
    11  | 
    李  真  |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 
    敦煌造山带大泉地区顶垂体变质作用研究  | 
   
   
    12  | 
    张家辉  |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 
    华北克拉通怀安杂岩中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的重新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 
   
   
    13  | 
    苏文、陈菲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褐帘石的谱学特征  | 
   
   
    14  | 
    佟小雪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鞍山地区大孤山BIF沉积相分带特征  | 
   
   
    15  | 
    范文寿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敦煌造山带长山子地区变质演化及年代学研究  | 
   
   
    16  | 
    王祥东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 
    待定  | 
   
   
    17  | 
    刘嘉惠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河北阜平地区基性麻粒岩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  | 
   
   
    18  | 
    刘  兆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阿尔泰造山带南缘乌恰沟地区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 
   
   
    19  | 
    杨  岩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黑龙江东部滚突岭地区斜长角闪岩的原岩性质与变质作用演化  | 
   
   
    20  | 
    胡鹏月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辽宁兴城徐大堡花岗质杂岩活动期次初步研究  | 
   
   
    21  | 
    郭腾达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浙西南松阳地区石榴辉石岩变质作用演化与地质意义  | 
   
   
    22  | 
    白晓晗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松辽盆地中央隆起带变质岩气藏内幕结构  | 
   
   
    23  | 
    曾周强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松辽盆地中央隆起带变质岩储层孔隙结构  | 
   
   
    24  | 
    陈木森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辽东南辽河群古元古代岩浆活动及地质意义  | 
   
   
    25  | 
    于介禄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黑龙江省东南部“新元古代”黄松群的变质属性:岩石学、矿物学和年代学证据  | 
   
   
    26  | 
    周  健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德惠断陷变质岩特征及成因探讨  | 
   
   
    27  | 
    蔡  壮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变质岩基底对地热控制作用  | 
   
   
    28  | 
    张佳佳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黑龙江多宝山-铜山斑岩铜钼矿床蚀变矿物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 
   
   
    29  | 
    张立斌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北京云蒙山剪切带变质作用温度研究  | 
   
   
    30  | 
    常瑞虹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辽吉裂谷带北缘连山关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属性和运动学分析  | 
   
   
    31  | 
    刘昕悦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辽东鞍山齐大山韧性剪切带运动学解析及形成机制  | 
   
   
    32  | 
    郭翟蓉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蛇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33  | 
    张  夺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的拼贴过程——来自麻山杂岩和黑龙江杂岩的证据  | 
   
   
    34  | 
    蒋立伟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大兴安岭北段裸河组物源及其构造环境  | 
   
  
 
                  
 
  
 五、野外现场研讨会
 野外现场研讨会共计4台大巴,由于人数较多,请严格按照预计时间上车。乘坐名单将会在会场公布,请严格按照名单上车。共分两组发车(1-2号车先发,按下述时间安排发车。3-4号车,推迟半小时发车)。
 (一)野外日程安排
 野外现场研讨会聚焦华北地区太古宙地体,包括辽北清源地区太古宙麻粒岩、花岗岩-绿岩带,辽东鞍山地区太古宙花岗岩和BIF铁矿。
 5月14日:7:30在长春华天酒店正门停车场集合,携带所有行李,7:45准时出发,考察辽宁清原太古宙麻粒岩、花岗岩-绿岩带,预计19:00左右到达辽宁省鞍山市四海大酒店,19:30晚餐;
 5月15日:7:40在四海大酒店门口集合上车,8:00准时出发,考察辽宁鞍山太古宙花岗岩,预计15:50回酒店,17:00晚餐;
 5月16日:7:40在四海大酒店门口集合上车,携带所有行李,8:00准时出发,上午考察辽宁西鞍山太古代构造及其BIF铁矿。中午12点野外现场研讨结束,午餐结束后,大巴返程回长春。由沈阳北(或其他火车站)返程的专家学者,会务组不负责送站。大巴返程途中会经停四海大酒店、鞍山西站(高铁站)、鞍山机场、沈阳桃仙机场。
 (二)主要考察路线与观察要点
 1. 2018年5月14日:清原地区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考察路线
 7:30集合,7:45准时从长春华天酒店正门停车场上车出发,严格按张贴名单上车。请各专家提前办理退房手续,携带好所有行李物品。
 长春-清原满族自治县-东井沟,全程约275 km,耗时约3.5小时,中间视情况休息1-2次。
 观察点1:新民屯紫苏花岗岩、古元古代麻粒岩相变质事件,约1.5小时(11:30-13:00)
 至观察点2,路途约20-30分钟。
 午餐:在去观察点2途中,车上就餐。
 观察点2:东井沟新太古代中下地壳麻粒岩,约40-50分钟(13:30-14:20)
 至观察点3,路途约20-30分钟
 观察点3:金凤岭彰桓线(S303 284km处)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约1小时(14:20-15:20)。
 考察 15:20结束,乘车至辽宁省鞍山市四海大酒店,全程约260 km,耗时约3.5小时,中间服务区可经停1~2次,预计14日晚19.00到。晚19:30,在6楼餐厅用餐。
 2. 2018年5月15日:辽宁鞍山太古宙花岗岩
 7:40宾馆门前集合,8:00准时出发,预计30-40分钟到达观察点1。
 观察点1:齐大山太古代花岗岩, 考察时间约1.5小时(8:30-10:00)
 从观察点1乘车至观察点2,耗时约20-30分钟。
 观察点2:白家坟太古代花岗岩,观察时间约1.5小时(10:30-12:00)
 从观察点2至观察点3,全程用时30-40分钟(12:00-12:30)
 午餐:在去观察点3途中车上就餐。
 观察点 3:东山杂岩,观察时间约3小时(12:30-15:30)
 考察结束乘车返回宾馆,约15- 20分(15:30-15:50)
 晚17:00,在6楼餐厅用餐。
 3. 2018年5月16日:辽宁鞍山太古代构造及BIF铁矿
 7:40集合,8:00准时出发,准备16日返程的代表和学生可办理退房,携带所有行李物品。前往西鞍山,全程约15 km,耗时30-40分钟。
 观察点:西鞍山BIF铁矿及其变形特征,耗时约3小时(8:30-11:30)
 午饭 :在西鞍山考查区用餐(11:30-12:00)
 午餐后可在西鞍山合影留念,视情况而定。
 考察12:00结束,乘车返回长春,全程460 km,耗时约6小时,中间服务区可经停 1-2次,预计晚18:00点抵达。其中,途经鞍山四海大酒店(12:40),鞍山西站(13:10),鞍山腾鳌机场(13:25),沈阳桃仙机场(15:00)。请各位专家视时间安排行程。
 (三)野外注意事项
 野外安全第一!部分露头在公路边,一定要注意安全,相互提醒!
 5月14-16日午餐由会务组统一提供;如有特殊需求,请及时联系会务组。
 5月16日返程的代表可在早上办理退房手续,中午考察结束后不再返回宾馆。携带必要应急物品,如创可贴,防晒霜、雨伞、户外服等。
 为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野外考察期间请勿脱离队伍单独行动。
 六、会议期间天气预报
 会议期间5月11-13日长春,14日辽宁清原,15-16日辽宁鞍山,具体天气预报如下表,仅供参考。
 
  
   
    11日(周五)  | 
    晴  | 
    28/14℃  | 
    西南风  | 
    4级  | 
   
   
    12日(周六)  | 
    阵雨  | 
    21/10℃  | 
    西南风  | 
    4-5级  | 
   
   
    13日(周日)  | 
    晴  | 
    23/10℃  | 
    西南风  | 
    4-5级  | 
   
   
    14日(周一)  | 
    小雨  | 
    23/15℃  | 
    南风  | 
    3-4级  | 
   
   
    15日(周二)  | 
    多云  | 
    26/16℃  | 
    南风  | 
    <4级  | 
   
   
    16日(周三)  | 
    小雨  | 
    28/15℃  | 
    南风  | 
    5-6级  | 
   
  
 
 七、会务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郑常青 13894881089                 王丽群 13578633613
 梁琛岳 15164362972                 李伟民 13756988187         
 闫菁怡  13514408650
 单  位: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地  址:长春市朝阳区建设街2199号
 邮  编:130061